我用過多種銅片來製作口簧琴的簧片,若單以顏色來區分,有紅銅、黃銅、白銅、……。事實上,即便是相同顏色的銅片,簧片的性質也會因其合金的組合及比例而各異,例如同樣是紅銅就有純紅銅、磷銅、鈹銅、……,名稱不同則代表了其中的合金組合不同,純紅銅很軟,延展性好,但硬度低、彈性差,不是做簧片的好材料。磷銅稍硬,彈性不錯,音色佳,是我以前常用來做簧片的材料。不過我現在比較喜歡用鈹銅,我個人覺得其彈性好,音色響亮且振動持久,是我找了好久才找到的材料。
以前的人取得銅片不易,都是從生活衣物及用品中取得銅,我聽過日據時期的太魯閣族人會用軍人皮帶的銅環及鞋子上的銅扣,透過敲打的方式製作簧片,當時的銅似乎都是黃銅,製作出來的簧片聲音很清亮,色澤美麗,但我目前還沒有使用過類似的黃銅(如下圖),不知道哪時可以找到這類的黃銅。
前些日子,我參加了金工的研習,在製作手環的課程中,我認識到金工的知識。敲打銅片會讓銅的原子距離更緊密,於是銅會變得比較硬比較脆,也是致使容易斷裂的原因。因此老師再三叮嚀,每當敲打定形完成後,若要再改就一定要“退火”後才能再敲打或彎折。
“退火“,並不是將銅的降低溫度,而是再用火源加熱銅之後,並以冷水降溫。老師說這樣的過程中,會將敲打後的銅的原子因為火源的加熱再回復到原來的距離,意即可以回復到銅原有性質(硬度、彈性)。
那次研習,我完成兩支手環,一支是霧面的紅銅,另一支是亮面的黃銅,這兩支都是要送給我老婆的。 同時,我對於金屬的處理增長了不少的知識,下次一定找時間試試看 退火 與 沒退火 簧片的差異,同時也會試試手環剩下來的紅銅與黃銅是否是簧片的好材料。
Views: 72